找到相关内容637篇,用时1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时轮及时轮乘的形成

    三十脉叶三轮。   又有一种解释认为,按照外时轮划分,昼夜是时,其轮是二万一千六百次气息和十二缘起之相。结合内时轮说,时者,昼夜;轮者,气息和十二时加行。结合他时轮说,时是殊胜不变的大乐相,由此所生...;“轮”者,阻止十二转变的气息。《时轮本续》说:“大明为大命,果之气行尽;一千二十一,一百零六气,三界呼吸轮,解释为时轮”。   具祥时轮,具祥是无二智慧。《喜金刚续》说:“吉祥者,无二智慧,具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3551465.html
  • 佛学研究方法学理路之探索

    十二缘起等道理。前者涵盖思维、辩论与行动等方法;后者指三学、六波罗蜜或三十七道品等要目。  狭义之方法论,系以方法为研究对象所形成的论述,包含对思维方法、哲学方法、科学方法等主题之说明。此下所要论陈的...呈现。从这个角度出发,学术研究方法论之存有论涉及研究方法能否独立于研究者之外而存在的问题。  依佛教缘起论之观点,固然认为观念论之立场还有待商榷,却决意不能接受实在论之立场。此即我们必须对近现代主流佛学...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4751741.html
  • 佛光教科书:《佛教的真理》(3)

    现观缘起而成佛。“缘起”并非佛陀所“创造”,佛陀只是“发现”了这个自然的法则,再将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众生宣说、开示。在《杂阿含经》卷十二中,佛陀说:“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缘起法表现在有情生命的流转上,称为“十二缘起”;表现在世间事事物物的生成上,则称为“因缘所生法”。   佛陀一代时教所说的空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351965.html
  • 从“十重唯识观”论华严宗与唯识思想的交涉

    所为,计其斯十二缘起,五趣所归,如来至真所解畅,又此一切,一种一心,同时俱成。  《十住经》(姚秦,鸠摩罗什译):  又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如来所说,所有十二因缘分,是皆依心。  《六十华严....则对《起信论》的诠释,是否得解释为真心缘起的存有论系统,便成可以值疑的了[15]。真谛门下得意弟子有僧宗、慧恺等人,慧恺先于真谛而逝,真谛便要其余弟子道尼、智儌等十二人立誓传续二论之香火,勿使断绝。...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852286.html
  • 趣向涅槃的唯一道路

    就是观名色法和缘起法,及它们为无常、苦、无我,同样的在一切姿势中观行法为无常、苦、无我。  这是简单的修行方法。  问2:依据经典所载,佛陀于菩提树下,专精禅思具足第四禅后,证得三明、十二缘起法而成佛...四念处修法(跟五蕴的修法一样的)。那要怎样修呢?在《清净道论》里面有很详细的解释,它有分做几个部分,几个不同的详细解释,比如在五蕴法部分有解释,在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那些部分,有详细的解释。  在...

    帕奥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3752416.html
  • 见鬘论——略说见及乘差别

    因为他们认为识是真实有的,在这里的见解是不承认所取是真实有(无外境),但承认能取是真实有。于是证得自(独觉)果位,并非如同声闻需待善知识教导,独觉是靠自己的能力证得果位,是依自身往昔串习力,以十二缘起...龙树菩萨的作品中说的非常明白。例如:【七十空性论】中说:“诸法因缘生,分别为真实,佛说为无明,出生十二支。”十二缘起支的第一支:无明就是实执,也就是法我执及人我执,然后牵动所有流转生死十二缘起支,所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1752509.html
  • 法性空慧学概论(1)

    诸论,即是法性空慧学的经论。但论太广,取其可以提纲挈领来说明的,如流通最广的心经,便是很能够代表的。从五蕴法上观照到都是空,再于所了达的诸法空相中,眼、耳、鼻、舌、身、意等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四谛...的关系。大凡古译都作“因缘”,如十二缘起之译作“十二因缘”是。在名义上,应以缘起的义理比较充足;因缘只能指因,缘起则双括因果。此中“能说是...

    太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3252684.html
  • 法性空慧学概论(2)

    不同。清辨论师传前二十五品是就胜义谛观察世出世间法的,后二品是就世俗谛观察世出世间法的,所以观十二缘起“此有故彼有”,“无明灭则行灭”;破人我邪见及断常等...持阐扬,所以兼明声闻乘法。华传中论很早,距龙树菩萨造论的年代不久,正得造论本义。所以在观十二因缘一品,说无明业感缘起与还灭,全就三乘共义上讲,也正是常途所说的流转与还灭,并不谈空理。说业等是无明所造;...

    太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3252685.html
  • 中国佛教的“心”

    ldquo;缘起”的思想,人们往往只注意後来发展起来的缘起思想,实际上其原型是原始佛教的十二缘起教说。这一缘起思想的出发点,是人的无明。当我们观察愚痴的自我时,“我”的根本是什厶呢?正是无明。缘起思想的根本就在这里。基於无明、无知而有今天的我的存在,所以如果不得解脱,人生的迷茫、痛苦就永远存在。归结起来,深入认识自我,就是佛教的根本课题。但在印度大乘佛教的展开...

    木村清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1052894.html
  • 人间佛教与现代伦理

    佛教颇为一贯的观念,甚至连早期的阶段或部派,亦是要其信仰者在认知其心目中的人生真理即十二缘起的基础上,扼制根本无明以求解脱。由于它对自我存在观念的摒弃,因而,此种元伦理学,并非像某些现代见解那样,论及...“真谛”和“俗谛”。[注3]真谛的涵义或指实际理地上的“缘起性空”,或指超越一切言语的最高认识境界。然而此二种涵义,原不过是著...

    吴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1952920.html